正在加载数据...
您现在的位置:郑州信息技术学校>> 大奖>>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大郑州城市群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作者:刘涛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摘要:构建大郑州城市群经济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振兴河南省经济的客观要求,必将对大郑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区域联合,实现共同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持。特别是大郑州城市群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更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持。因此,探讨大郑州城市群职业教育一体化战略,研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对策,是大郑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关键词:城市群 职业教育 一体化

.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教育现状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及周边县市的主要支柱产业,如:汽车、食品、纺织、铝工业、能源、交通、物流、旅游等都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实用型、管理型人才。如果没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没有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仅靠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很难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需要,必将制约和影响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掌握实用科技知识、具有娴熟技艺和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劳动者,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操作工人,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才能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品牌,才能增强我市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功能,在建设三化两型城市,领跑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还取决于是否拥有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先进技术装备的高素质劳动者。目前,我市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短缺,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共42.8万人,占郑州市人口的6.8%,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3万人,中级职称的10.9万人,初级职称和未评职称的28.7万人,分别占全市人口的0.5%1.7%4.5%。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只有初中以下学历,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足四分之一,中、高级技术人员仅占八分之一。城镇职工中,中级工仅占职工总数的36.5%,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仅占3.5%,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同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作用,把劳动年龄段人口转变为人力资源,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需要。

.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城市群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建议

(一)组建城市职业教育集团的设想

郑州及周边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连绵区域之一。随着国家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

一是校校联合、名校立团。它以国家重点学校为龙头,以多所学校联办的方式组建教育集团,纵向可涵盖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横向可涵盖普通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集团成员学校相互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并且有统一的领导协调组织,集团成员学校资源共享,各分校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是校企一体,以校立团。它是以集团名称"冠名",集团成员既有学校,也有企业,还有其他行业。学校是集团的主体,企业或行业是为教育服务的,包括教育投资、提供办学条件等。这种办学模式符合国家"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精神。集团一般实行开放式、动态式管理。

三是合并重组,整体相融。这是一种实质性合并的形式,并入单位通常是学校、企业或其他实体,一般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加入集团,不再具备独立法人的资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实行资源共享,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实现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目的。

根据郑州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和职业教育现状,可以采取第二种形式,即"校企一体,以校立团"的形式。可以按照"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重点学校为龙头,以企业群体为依托,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品牌专业为牵动,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校企共赢为目的"的原则运作。在政府的引导、协调下,城市中同行业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例如,组建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公路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等。

(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一体化是一个协同学概念,它是一个多组分系统整体协同变化的自组织过程。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促进职业教育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配置,加速专业群的整合与重组,并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这里,一体化发展强调两点意义:一是区域内各院校之间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并协调一致;二是市场的一体化和要素资源在区域市场内自由流动。

1.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职业学校根据集团内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订单式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使毕业生能够迅速服务岗位、服务社会。订单培养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弥补了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培养学生较早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调动了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企业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企业能从职业学校优先引进优质毕业生。这种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有利格局。

2.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主导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创业、能创造、敢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集团内开展大范围的教研活动,使课程体系改革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为目的,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引导课程结构化、模块化;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评价体系企业化。  

3.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集团内的职业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开设选修课程,可以为学生选课提供更多空间;实施"第二专业"制度,即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之外,选修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技能,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集团内的学校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实现学分(或成绩)互认。针对不同生源和实际工作需要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分阶段教育。

4.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双师型"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学校可以聘请集团内企业领导和业务骨干,在为职业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的同时,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教学、实习指导等。职业学校可以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去集团企业挂职锻炼,进而促进"双师型"教师水平的提高。职业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懂教育的教师队伍,为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和就业等,使学校教学与实践实现"零距离",使学生毕业与就业实现"零过渡"

5.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招生与就业仍然是职业学校需要面对的两大艰巨任务。组建集团后,由于企业的直接介入,校企关系将会更加融洽,校企合作将会更加具体。这种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双赢"为基本准则,集团群体优势和各自特色将更加明显。集团把工作的重心定位在"规划、引导、服务、协调"上,使各职业学校在职教集团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形成从招生、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到就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最终形成各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增加、办学效益提高的局面,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绿色通道"

6.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良性循环发展。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必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一个集团内可以选择一所学校建设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集团内的职业学校可以共同使用这一实训基地,完成实验实训环节。一所学校在企业建立的相对稳固的校外实习厂,也允许集团内的其他学校利用,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走出校门,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实现校园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集团内的职业学校不仅承担学历教育,还可以为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一所学校设立的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面向集团内的学生、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和企业员工通过培训、鉴定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组建与发展职业教育集团的保障机制及具体措施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

国家提出的"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

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项战略举措,2008年启动了职业教育五年攻坚计划,这是继普九之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2.进一步完善集团运行机制,提高集团化办学效益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体制新、机制活,是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我市加快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仍存在教育和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专业设置不优、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部门与行业紧密配合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强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办学,依托骨干性职业院校,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性、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增强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促进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机构。经过批准举办的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征用、学生资助、税收、银行贷款、职称评定、评先奖优等方面享受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同时,要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指导和管理,精心选择一批办学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民办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扶持,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三是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举办或以多种形式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和准备录用人员的培训。鼓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专业教师等。四是加大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力度。大胆探索股份制、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发挥优质品牌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公办学校之间、公办和民办学校之间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路子。积极支持公办职业院校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办学,激活公办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深化公办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五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加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力度,采用先进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提高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二)在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全面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利用好中央、省、市职教攻坚经费,重点建设一批省市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带动职业教育发展。支持一批薄弱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力争职业院校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图书、仪器设备及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加快推进郑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要围绕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人力需求,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多元投入等方式,集中力量实施郑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工程,逐步解决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发展受限的局面。着力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搭建新的职教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职业教育集聚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满足人们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三是抓紧制定《郑州市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改造迁建规划》。规划要和我们的资源整合结合起来,不是一般的扩充面积的搬迁改造,而是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在办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和突破。搬迁只是客观上满足一些需求,生均用地不够,教育用地环境不优等要做一些改善,更重要的还是要在整合资源上,提高办学水平上做好这个规划。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市区职业学校基本上都是由中学改建而成,普遍存在建筑拥挤、环境嘈杂、交通不便、面积过小、发展受限等问题。同时,市区存在中小学入学难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可采取校舍置换的办法,搬迁市区内的职业学校,将原校改为中小学,另选新址建设职业学校。也可采取老校挖潜改造的办法,对市区现有的职业学校重新规划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要抓住省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的契机,抓紧时间制定规划,加快推进市直中等职业学校改造、迁建工作。刚才春山同志也代表市财政局作了表态发言,市里准备拿出一块资金,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的中小学布局不合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大班额、布局不合理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有许多低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满足不了需求,采取置换、搬迁、改造的办法,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加强资源的整合。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委局都有一个终端,劳动、人事、财政、商务等部门都有,都有一个财贸学校、商务学校、技工学校,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不能低水平重复设置,把条条和框框打破,重新发展、规划和布局。四是强力实施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围绕我市支柱产业、高成长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多个省级标准的装备水平高、辐射范围广、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五是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快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的职教师资队伍,重点落实好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课教师培训、名师培养培训等工作,全面推行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制定并落实职教社会特聘教师政府补贴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职业院校教师。六是努力建好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市要积极利用农村教育资源,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书屋等建设,重点建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网络。

(三)突出重点,在扩大办学规模上实现新突破。我们要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所组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举措,下大功夫抓紧抓好,将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大体相当。另一方面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要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充分依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把学校做大做强,推动职业教育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

(四)适应需求,在改进教育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都要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一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要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来抓。中等职业教育应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农村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要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制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在强化支持保障上实现新突破。有效解决职业教育资源矛盾,提升基础能力,关键在于尽快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下多元化投入的支持保障机制。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职能,进一步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要认真编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规划有机结合,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我市职业学校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师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良性循环发展。

目前,郑州市职业学校初步整合为北部中职中心,西部高职专科,东部高职本科。以此为基础,再逐步整合整个大郑州城市群内的其他职业学校,最后实现大郑州城市群职业教育的战略性一体化整合。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