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您现在的位置:郑州信息技术学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朋友的三重境界与鲍管之交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6日

  于李陵的投降,我们今天大都认同了司马迁的说法,“陵食乏而救兵不到”,“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可汉武帝在当时却不相信,不但不信,还“族陵母妻子”,还将坚信李陵是被逼投降,伺机劫持单于以报朝廷的司马迁处以“腐刑”。于是才有了李陵的那首诗《别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我一直想,在“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的时候,为什么司马迁会坚信李陵是被逼而降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迁了解李陵。而这了解,是出于知人善任的理智,还是朋友的情感?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友谊让这个时代显得更加伟大。 
    一千二百年前的一天,从长安到衡阳的古道上,两匹瘦马孑立而行,马上,两位诗人,柳宗元和刘禹锡。说孑立而行,其实并不准确,两个人一起行走,不是可以相扶相携吗?就像《旧约全书�传道书》中所说:“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的力量总能有更好的收获。若是跌倒,这个人可以扶起跌倒的同伙。若是孤身跌倒,没有人扶起,跌倒的可就遭殃了。”柳宗元和刘禹锡就是这样相扶相携,从长安走到了衡阳,又走完了一生。十年前,柳宗元和刘禹锡一起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新政”,得到了民心,却得罪了宦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零陵市)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两人同时被召回京,却因倔强而坚韧的刘禹锡的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朗去后栽。”再次得罪权贵,再次遭贬。在被召回的五人中,本来就没有刘禹锡的份,皇帝唐宪宗和宰相武元衡,本来就讨厌他。在一些人看来,柳宗元真的遇到了一个勾结权贵,飞黄腾达的好机会。这时柳宗元只要宣称和刘禹锡“划清界限”,不就有人赏赐他了吗?在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文化大革命”中,漫说朋友,即便夫妻,又有多少不“划清界限”的?柳宗元不,不但不,而且上书唐宪宗,请求让刘禹锡去柳州(今柳州市),而自己代刘禹锡去更远的播州(今遵义市),因为刘禹锡有一个年迈的老母,受不了那远去播州的一路颠簸。加上宰相裴度的劝说,这次唐宪宗动了恻隐之心,将刘禹锡改贬到连州(今广东连县)。 
    马到衡阳,就要分别了,二人写诗赠别,送朋友也送自己上路。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刘禹锡回赠《再授连州至衡阳酬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黄昏之时,衡阳的一个山脚下,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立荒郊,翘首仰望,他们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北回的大雁,他们在想什么?也许,穿越千年的时空,他们听到了臧天朔那沙哑的嗓音在歌唱:“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感觉到寂寞,请你想起我……” 
    是不是因为第一首诗太悲伤了,害怕老友远去蛮荒,更加沉痛,柳宗元又写了第二首诗送别刘禹锡,《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刘禹锡回赠《答诗》:“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从永贞新政,谋议唱和,到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再到被召回京,继贬远荒。一路上,两个人已经走了整整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侵蚀他们,生活的艰辛困苦没有隔绝他们,世道的腥风血雨没有迷惑他们,他们的友谊反而历久弥坚,历久弥新。“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这相居为邻愿望,不正表达了难分难舍的深厚情谊吗? 
    走进诗歌的长河,我常常被古时诗人的魂魄吸引,流连忘返,极尽向往。他们那么有才华,那么有气势,却又那么坦荡,那么真诚。和柳宗元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元稹、李绅,他们聚宴兴化亭,同吟一至七字诗。早一些的杜甫、高适、储光羲、岑参、薛据,在天宝十一年的一个秋天,同登大雁塔,共吟慈恩寺。王昌龄、王之焕、高适在风尘中相遇,在酒楼上斗诗。他们之中,更有贺知章对李白“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的勉励,也有李白对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的想念,还有元稹对白居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关心。一个垂死之人,在得到友人左迁的消息惊得猛然坐起,这友谊之深,关怀之切,可以了了。有了这样的朋友,有了这样的友谊,山再高,路再远,水再深,又有何惧?就象当代诗人舒婷所写:“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暮霭、流岚、虹霓。” 
    朋友是什么?一个人不会成为一个风景,只有在风景之中他才会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朋友就是生命旅途上的风景吧?那风景不是附庸风雅,不是背景陪衬,而是与生俱来,必不可少。记得冰心曾经说过:我甚至不敢读书看报,因为害怕上面提到你所在的城。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经验,说到一个城市,首先在脑海里浮现的不是那里的风光,而是一个在那里的朋友,多么迤逦的风光也是感官的享受,朋友却可以给你心灵的安慰。即便一切风光都变化了消失了,永恒的还有朋友。 
    朋友就是这样一些人:在风里,他和你相扶相携;在雨里,他和你共撑一把伞;孤独郁闷之时,互相倾诉;欢快幸福时,彼此分享;遭受不幸,可以挺身而出;遇到困难,可以慷慨解囊;想到他,就觉一片温情;看到他,就觉心情愉悦。走在路上,突然有人在后面给你一拳头,如果是朋友,即便那一拳很重很重,你也能感觉到蕴含的温情;如果是路人,即便那一拳很轻很轻,你也能感觉到里面的搔痒。 
    朋友也有境界呢,我将朋友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李杜之交。李白和杜甫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勉励。从留下的诗文看,两人都情深意厚,不过是生活态度的差异让他们的友谊止于怀念。这种朋友,可以称为“信友”,是所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第二重境界是钟俞之交。钟子期虽一介柴夫,但他却听懂了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子期死,伯牙摔琴,他们的之间互相仰慕,互相欣赏、互相感知,逍遥自在,不食人间烟火。这种朋友,可以成为“神友”,是所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第三重是“亲友”,这时候的朋友虽然不具有血缘关系,但他们之间的友情却具有亲情的性质,甚至比亲情更亲密。鲍管之交就是第三重境界。管仲和鲍叔牙一块做生意,管仲多分给自己钱,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而认为他家穷,该拿;管仲和鲍叔牙一块办事,管仲经常把事情办坏,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而认为是管仲机会不好;管仲三次当官都被撤职,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没能力,而认为是时间未到;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生怕死,而认为他逃跑是想他娘了;管仲被俘,受尽屈辱,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耻,而认为他是忍辱负重,然后还极力推荐管仲,把自己的相国之位让给他,这才有了管夷吾九合诸侯,齐桓公春秋争霸。而管仲后来成了历史明相、改革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别人都对他推崇备至的时候敢于自揭疮疤,用自己的猥琐来衬托鲍叔牙的高尚,这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正如一位朋友所说,他们对朋友,关怀到身体,支持到金钱,帮助到前途,牺牲到名誉,理解到了别人不可理解的程度。是所谓:“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 
     友谊是人间最宝贵的一份情义,但并不是所有的志趣相投都能够称得上友谊,即便是志趣相投,也要看是什么志趣,为什么相投。狐朋狗友、酒朋肉友称不上朋友,他们不过是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走在一起,只能说是结党营私,一丘之貉。以钱财论亲疏,以利益论远近,即便是有了金钱的帮助、精神的支持,也还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这种交往既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也经不起困难的考验。虽然朋友的交往不以什么作为条件,但友谊的产生一定有它的基础,这基础不可能是一己之私、一时之快,而必然是抛除了私心杂念的追求、道德和品格。 
    李商隐和刘蕡的交往史书上没有记载,是李商隐用诗歌记下了他们的友谊。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李商隐奉郑亚之命出使南郡和郑肃通好,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柳州的刘蕡在长沙相遇,诗人写《赠刘司户蕡》诗:“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刘蕡是一个有经国济世之志并以抗言直谏著称的唐代名士,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科考时,就有“今海内困穷,处处流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疾病不得养。加以国权兵柄专于左右,贪臣聚敛以固宠,奸吏因缘而弄法。冤痛之声,上达于九天,下入于九泉”的极谏,得罪宦官也是自然的了。终于被诬以罪,遭贬柳州。李商隐和刘蕡都有欲回天地之志,忧国忧民之情,他们的友谊不是从个人的自私的利益出发,而是以百姓的国家的安危为绳,这种志向和感情使他们惺惺相惜又互相敬重。亚里士多德说:“十全十美的友谊存在于具有共同的美德的人之中。”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了忧国忧民直言极谏的美德,他们的友谊才如此真挚而深切。相比今天我们太多的酒肉朋友、情色朋友、权势朋友,差别何止天壤? 
    李商隐与刘蕡相遇,赠诗作别后,第二年秋天刘蕡就去世了,听到噩耗,李商隐一连写了四首哭悼之作,《哭刘蕡》是第三首:“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一年前还有“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的企盼,今日只剩下“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的风雨。李商隐在哭刘蕡,不也是在哭自己吗? 
    从诗词中体验友谊,从历史中感念朋友,常常为先人的情义所折倒。有时候,并不是说哪一个人没有了朋友他就活不下去了,而是有了朋友的情义,才让他的人生更加精彩,也让这个世界更加绚丽。朋友这个词,温暖的不只是朋友,还温暖着人心,温暖着历史的长空。有时候,仰望星空,看着那一颗颗若隐若现的星星,我会想,在寂寥的空中,作颗星星也不寂寞呢,你看,他们一颗一颗离得多近,并且互相沐浴着别人的光辉。我上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老大姐,比我们大好几岁。后来她中途退学了,几年后从别人那里得知她的生活并不好。我给她打电话,我说,我给你唱首歌吧:寂寞的时候想想我,想我的时候来看我,我会在这里静静的等待……我听见了电话那端哭泣的声音……是的,如果真的有一支象泰戈尔说的“窃取唇上的微笑”的长笛,我愿意那长笛窃取我的微笑,“扩展到你的生命之中”。 
    “我在梦中看见一座新城/可以抵御地球上一切进攻/这就是朋友的新城”(惠特曼《我梦见》)。朋友,当你走累的时候,请到我的城中休息一会儿吧。 
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 
  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俗话说:人之相交,贵在知心。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曾经合伙经商,得利均分,而管仲每每多取,叔牙从不以为贪,因为他知道管仲家贫。管仲曾三次打仗而败逃,叔牙也不以为怯,因为他知道管仲是一个大孝子,他是放心不下自己家中的老母亲。后来,鲍叔牙在齐桓公门下显达,便举荐管仲为相,位居其上。然两人齐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也因此而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助齐桓公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管仲曾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从鲍管之交中我们不难看出,“知”就是一种理解。当然,理解就首先要知道对方的真实思想。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自己主动发出的一切行动都应该是自觉的,受自己思维支配的。因此,作为社会性的高级动物,倘若彼此间想要相识相知,就必须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思想。否则,便如同那狗咬刺猬般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探究起来,人类的思想交流其实在没有出现语言文字前就已经有了,比如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抓住一只兔子,追捕者、围截者、呐喊者之间都必须通过彼此的各种手势和相互间发出的声音来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图,这样协调动作、齐心协力,他们的捕获才能有所收获。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语言文字的不断完善,人与人之间更需要通过交流,来协调完成某一项工作和理解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彼此。于是,人与人彼此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现在,好多公司、企业都非常重视员工之间的协作精神,其实产生这种协作精神的基础又何尝不是理解呢?有沟通、有理解彼此之间才不会有那么多的钩心斗角,才会在某些问题上求同存异,才会达到尽善尽美的协作。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理解也必定会伴随人类始终。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喊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来吧。 

    不过,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尤其是要去了解他的思想和他的感情。古语为什么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呢?为什么知心为贵呢?因为它难!任何人的思想都象一个绚丽多彩、灵活多变的大千世界一样,不是轻易就能让人看的清楚的,特别是如果遇到要故意隐瞒自己真情实感的人,那要知心恐怕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然而,人的思想终究是要通过他的行动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思想,除了听还得看,你完全可以从他身边的诸多现象中去发现蛛丝马迹。当然,这需要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这些现象,然后才能透过这些现象的表面去看到它的本质。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你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走偏,态度不客观不行,思维不严谨不行,方法不对头也不行。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象鲍叔牙那样,了解到一个人的思想之真。 

    理解对方的真实思想,只是理解的内容之一,或者说是理解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是非善恶,也是不可不辨的。而且,理解也必须是包含着是非善恶之辨的。还以鲍叔牙为例,他了解管仲多取、败逃的真实情况,认定这是合理的,所以采取了谅解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辨清是非善恶,任人唯贤,这是他对管仲的“知”,也就是对管仲的理解。 

    所以,理解必须是以善为前提的。试想,对于一个小偷或者强盗而言,尽管人们非常了解他的动机和心理状态,但却恐怕谁也不会去承认和理解他,更别说会去支持他了。因为,没有人会认为他的偷盗思想和行为是正当的。 

    理解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只有当善良美好的心灵化为理解时,理解才能成为一种美、一种爱。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