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李冰冰教学成功案例

作者:郑州十中 焦建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9日

《赤壁赋》导学案 (第一课时)

编制人:李冰冰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2、细读。理解字词;自读诗句,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疑难。

3、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学习目标】  1、 了解关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2、 根据学法指导,准确断句和感受重读; 

3、 准确翻译句子,结合特殊句式和活用。 

【导学过程】

1.       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                         。字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与父               ,合称“三苏”。

2.     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3、方法点拨:重音和节奏 (见背面)

{C}一、             自主学习 【滴水石穿·夯实基础】

【学习过程】  1.    注音

戌(        举酒        )客   歌窈         之章       )虚御风

        倚歌而        )之           )然        舳舻         

山川相                 )酒                            

               )樽     蜉蝣                 )舟             

                         )妇   是造物者无尽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12

壬戌之秋,七月既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        。举酒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一苇之所           ,凌万顷           茫然           。浩浩乎如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           羽化           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       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流光           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                      之。其声呜呜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幽壑之潜蛟,          孤舟之嫠妇           。 

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1、朗读12自然段,翻译句子。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文意感知

第一节,作者用“       ”、        ”、        ”、        ”等词语形容长江月夜的景色,体现了自然环境                              的特点; 又用“       ”、        ”、        ”等词语写出了身在此景中的主观感觉。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的乐趣,溢于言表。

第二节,作者用                    的写作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箫声的悲咽低回的特点,从而使情感由喜而悲。

三、巩固落实

四、拓展:

1、作者资料 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有同名书法作品《赤壁赋》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方法点拨:重音和节奏

1)读出重音。一般地,着重强调的动词、韵字要重读。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2)读出节奏。断句在关联词之后、如:况/吾与子 / 渔樵于 / 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 / 而观之。

3、标出重读和停顿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主备:李云 刘家国 张秀曌    备课组长:           学科组长: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细读。理解字词;自读诗句,运用查字典、看注释、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疑难。

2、情读。阅读时对文章气势和情感的把握。

【学习目标】  1 根据学法指导,读出气势和情感; 

2 准确翻译句子,结合语境和活用。 

3 初步解读作者情感变化的内涵。

【导学过程】

3、方法点拨 读出气势和情感 (见背面)

【学习过程】

{C}二、             自主学习 【滴水石穿·夯实基础】

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课文35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鱼虾而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            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白。

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1、朗读34自然段,翻译句子。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用原文的词句回答:

第三节详细地解释了上文曲调转“悲”的原因: 即便是当年“一世之雄”的曹操,现在都是                 ,渔樵于江渚之上的我等平凡之辈,生命也是    

            ,这是古人追求永恒而不得的朴素的伤感。

  第四节是苏子的对友人的开释、劝解。苏子用外在的景物          作为参照,说明我们也可能与它们一样无穷尽。又以                           的人生智慧相劝勉,表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

三、巩固落实

            

3、方法点拨 读出气势和情感

1)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拍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2)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读者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中之景: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导学案 (第课时)

主备:  李冰冰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理清脉络。标记每一段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并结合翻译转化成自己的话。

2、分层概括。切分段落的层次,思考每层意思和本段主题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 

2、 感悟作者旷达豪迈的胸襟; 

3、 准确翻译句子,结合特殊句式和活用。 

【导学过程】

{C}三、             自主学习 【滴水石穿·夯实基础】

 

2理清结构,理解作者情感走向及原因

(一) 乐:                                                                   

(二)(                                                                   

(三)(                                                                   

二、合作探究【审问·慎思】

1、客心情转为悲凉,原因有几个?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第4段中,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阐发了什么哲理?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3、作为说理部分的第三、四段,作者进行了几组对比?试着结合原文的词句说明。

                                                                                 

                                                                                 

                                                                                  

三、巩固落实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下列句子各是哪种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何为其然也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

 

 

四、拓展阅读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

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略,写如何诬蔑苏轼的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

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

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

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

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

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

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

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

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

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