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请还给语文课堂最本真的教育

作者:张继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6日

        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语文教育自始至终都在坚持不懈地扼杀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时,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由此决定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即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① 然而现阶段语文教育却过多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功能,强调语文学科的过多强调了政治因素,语文成了政治的附庸,把语文引向“教化主义”的方向, 给予语文以过多的使命,从而冲淡乃至遮蔽了语文教学的主旨。在这个一切讲求功利性实用性的时代,我们实在不用再过分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在现阶段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年代,谁能断定一个九年级毕业的小学生长大以后的语言交际能力就一定会输给一个研究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注重人文内涵的熏陶,力图纠正传统课程的工具化倾向。

而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不像语文,越来越失去了语文教学本身的特质。在许多语文教学的公开课中,音乐引进课堂,美术引进课堂,游戏引进课堂,运动引进课堂,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斥课堂;课堂很活跃,很轻松,很快乐;教学环节和过程很丰富,表演性很强,环节复杂,高潮迭起,婀娜多姿。什么都有,就是缺少真正的语言和文学,什么都好,就是不像语文课。在语文课中看不到任何语文,在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语言文学本身缺席,甚至于作为学习对象的文本教材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豪华的电子屏幕,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如果不说这是语文课,还尚且过得去。如果还要同贴上语文的标签,真的令人伤心和绝望。

语文最本真的属性就是阅读。《道山清话》记载:东坡在雪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西人皆作吼音。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③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雪堂是苏轼的书房,一次,他反复阅读朗诵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每读罢一遍,就再三感慨叹息,一直到半夜三更还不休息。雪堂外有两位守候侍奉的老兵,为此深感痛苦,老兵甲叹息埋怨说:“总是念来念去,有什么好处?天这么晚,天气这么冷,还不睡觉!”老兵乙却说:“其中有两句还不错!”老兵甲一听,大怒骂道:“你懂得个什么!”老兵乙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喜欢他念其中一句:‘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苏轼的小儿子苏过那晚正好在床上躺着还未睡着,听到了这两个老兵的对话,第二天告诉父亲,苏轼听后放声大笑说:“想不到这还是个有见识的汉子!”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然而,莫言的学历却止步于小学五年级。没有老师每天谆谆教诲一篇文学作品的写作技法,表现技巧、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然而最终他却比谁都看得清楚。百度搜索中这样介绍莫言:莫言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晓记》《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在文革期间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了文革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他也看过不少哲学和历史书籍,包括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等。

莫言的最终成功源于一种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源于孜孜不倦的阅读。莫言的成功也可以说是对中国现阶段语文教育的额一个莫大的讽刺。我们甚至庆幸莫言先生没有继续就读初中高中甚至参加高考,否则中国恐怕仍然不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语文教育的重心必须回归中国传统文学,让学生俯身到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大海中去吸取营养。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谈到语文教育的现状说,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碎了一地。事实上,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还不仅仅是像一块落地的瓷器,而是在严重地扼杀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大有一种不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彻底扼杀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我非常欣赏前郑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组组长高全套老师的语文教学观,他认为,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课堂上必须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而且他固执地认为,即使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朗朗的读书声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看看我们的高年级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三年级的语文课,我们看到的都是老师的答题技法讲解,学生的埋头做题,忙于应试,哪里还有什么读书声。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的各级主管部门都在呼吁要实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我们的评价方式却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这不免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些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的评价方式改来改去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游戏,高考语文试卷一开篇就给人一种面目可憎的感觉,绕来绕去的几个句子不知道究竟要考生明白什么,反而是原本就清楚的东西经过几道所谓的选择题彻底把学生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一张语文试卷竟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题型一成不变,反过来调过去玩弄无聊的程式化游戏,这堪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大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滑稽的事情。文学最忌讳的就是程式化,而我们的语文试卷却在刻意地把原本一篇非常美的文章给程式化,要给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的阅读设置上标准答案,而且这种标准答案足以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至于不断闹出原文作者在解答自己作品时竟然只得到一半得分是甚至是20多分的题目只得一分的闹剧。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阅读题《寂静钱钟书》的作者周劼人在解答自己的这篇阅读理解题目时仅得1分,“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周劼人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 2012年福建语文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的作者林天宏犯了晕:选择题只答对了一半,第15题开放性的简答题则无从下手。整个题目做下来,大概只能得一半的分数。我以为自己写的文章嘛,自己肯定清楚,做起来得心应手,没想到一对答案,好多都不会做。两次写雨,只是随性。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然而,神奇的是,我们的学生在经过教师的不懈培训后,竟然能比文本的作者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手法,有的考生竟然能够得到满分,而我不解的是,得到这样的满分又有何意义?

读书是语文学科教育的第一要义,而经典文章、诗词不经过反复阅读,便无法真正理解,即使一时无法理解,随着阅历的不断加深,这些经典也会不断扣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谈到自己阅读经典的感受时说:“小时候背诵理解不深,经过多少年反复吟诵,每一次都觉得有无穷的意味。刚接触时层次低,感悟能力差,但也能知道一些,及至后来,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能够发现其深意。小时候懂一些,长大成人后通过自己的阅历再来感悟,往往更能感受诗词之美。所以,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④

语文课堂最本真的属性就是阅读,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下水,放开应试教育的束缚,自由地、尽情地在中国文学的大海中遨游嬉戏,用《诗经》《离骚》去滋养孩子们的心灵,用秦汉文章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用唐诗宋词来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诚如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就真的有希望了。

 

 

 

① 《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南京师范大学   吴永军

② 《如何才能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点》王立国

③ 《道山清话》宋 佚名

  ④ 《古典诗词的启蒙作用不可轻视》 北京大学   张颐武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